湿地动物
湿地水鸟:鸥:黑枕燕鸥
湿地百科课题组专业号 | 2009-6-11

黑枕燕鸥 (陈水华摄)黑枕燕鸥Sterna sumatrana;Black-naped Tern

体长约31cm。全身覆盖雪白羽毛,因枕和后颈部有一大块黑斑而得名。嘴巴尖细。黑色细长的双腿在飞行时平直向后,姿态非常优美。栖息于近海孤岛的岩礁上,平时早出晚归,翱翔于广袤的海面上,一般不到内陆活动。生性温顺、机警,为了躲避天敌及自然灾害,它们喜欢成群结队地活动。对海里的小鱼情有独钟,偶尔吃点甲壳类、浮游生物和软体动物等海洋动物;也会尾随海里作业的渔船,伺机捕捉被翻起的小鱼。

繁殖期在5~6月,在浙江韭山列岛也发现有7月份繁殖的种群。常成群营巢,通常营巢于无人岛的岩礁上。巢区领域界限分明,领域行为比较强。一旦有入侵者来范,它们就会向入侵者发出警告,并群起而攻之,直到来者退却。巢型简单,极少利用枯枝等材料,卵直接产于地面上。每窝产卵通常为1~2枚。卵为灰白色,被有暗灰色或黄褐色斑点。

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南沿海、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及澳大利亚北部。在我国的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为夏候鸟,海南及西沙群岛为留鸟。在我国浙江、广东、福建沿海分布数量曾经相当普遍,近年来种群数量明显减少。

作者简介
head
作者:
简介: [详细资料]
<
2025 年
4 月
>
  • 30
  • 31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6
  • 7
  • 8
  • 9
  • 10
  • 11
  • 12
  • 13
  • 14
  • 15
  • 16
  • 17
  • 18
  • 19
  • 20
  • 21
  • 22
  • 23
  • 24
  • 25
  • 26
  • 27
  • 28
  • 29
  • 30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6
  • 7
Today
文章分类
手机文集
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
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-file技术构建